Saturday, August 21, 2010

唱《张三的歌》

今天晚上,突然想要唱《张三的歌》,因为心里突然很期待一块没有烦恼没有悲伤的地方。

这首歌,歌唱简单,意境清晰,曲调也容易上口,轻轻唱几句,感觉心里真的飞了起来,还真的开朗了起来。

最近,觉得耳根很不清静,感觉周遭环境乱乱糟糟,原来真实与虚假已经没有清楚的界限,真假相混,就像黑白渗杂,形成界限模糊的灰色,连带心情都灰灰的。

我们的世界,太多这种灰黑白渗杂的事情,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,就会有人提供莫名其妙的答案,很多人都在自圆其说,表里不一,说话看情况、看身份、看氛围、看局势,所以弄得很多人耳根不清静。

固然无法控制情况,但飞刀还有得选择,就选择唱《张三的歌》,唱要去流浪,唱要到世界各地去观光,飞到那遥远地方看一看,这世界还是一片光亮.....

从网络上得知,这首歌的创造人张子石当年离婚,带着两个孩子在美国流浪,于是写下这首歌,歌词反映了自身的生活。

演唱者李寿全,演绎这首歌时全然的将单亲爸爸带着儿子生活的心声唱出来!

很多当初听这首歌的青少年都已经成人,也成家,重听时似乎在提醒不要忘记小时候想飞翔的梦想,不要失去了冒险的勇气。

在乌烟瘴气的氛围下听或唱这一首容易朗朗上口的歌,有净化心灵的作用......

就一起来唱吧.....





张三的歌


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

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

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們一起啟程去流浪

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 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

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

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

Tuesday, August 17, 2010

下雨中......

某天晚上,和朋友坐在某快餐店的靠落地窗位子;外头下着雨,稀稀落落的行人撑伞走过,店铺内及招牌的灯光,和地上的水迹相辉映,空气冷冷的;飞刀往外看着,说了一句:“这样的情景,感觉像在香港或台湾。”

朋友望了一眼,也同意飞刀的话,加上对面街有间台湾料理食店,这么形容更贴切,因为飞刀都是在年杪多雨时节去了这两个地方。

当初走在香港和台湾的街上,同样觉得冷,同样觉得潮湿,同样觉得当时能够喝一碗热汤是多么幸福的事。这样的旅程,最窝心,也最容易感到温暖,因为只要捧一碗热腾腾的汤面,就是最满足的事。

人在外国时,喜欢在晚上逛街,如果加上一点萧瑟的雨,更印象深刻。记得台湾有很多雅致的咖啡馆,上次去时就和旅伴在一家咖啡馆内泡了几个小时,旅程何须太紧凑?放慢脚步当个闲人,也是一种旅游心态。

下雨的夜晚,若坐在咖啡馆里,得找个靠窗位子,就随意翻几页杂志,或看看窗外的风景,可能景色很一般,不是行人就是车子,但因为下雨,因为是夜晚,所以心情要慵懒一点。

下雨中,尤其是淫雨霏霏时,最容易令人产生想象,明明是在大马,可以想象成是在令人有幸福气息的台湾,或是务实积极的香港。

既然要想象,就想象美好的......香港和台湾雨夜街,我都喜欢。

Wednesday, August 11, 2010

从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开始


(这里面并没有“东方快车谋杀案”,因为看过,至今没买)


自从朋友借了我看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这本推理小说后,飞刀就开始迷上了其作者Agatha Christie的著作。

看《东》,简直陷入了她的布局,一宗发生在名为“东方快车”的火车上的谋杀案,牵引出了一段迂回、诡异,而让人意想不到的真想的布局;她笔下创造出来的人物:白罗,就是要找出真相及凶手,然而搜寻到的线索,却被一个又一个的谎言覆盖着,千丝万缕扣环环相扣。

Agatha Christie写作乃无师自通;她在孩童时期未曾接受学校教育,但她是获得眷顾的,家人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,母亲鼓励她阅读,加上天生的想象力丰富,开始了撰写推理小说之路,50年的写作生涯,产出60部长篇小说、100多篇短篇故事、18个剧本,是多产作家。

阅读她的小说,真凶总是让我愕然非常,故事铺排没有“简单”这回事,绝没有想到她笔下的凶手如何铺排造案,加上她笔下的灵魂人物白罗,性格自信心爆棚,爱漂亮,穿戴整齐,爱用小梳子梳他的胡须,十足绅士一名,白罗令她的著作燃烧得更旺,不会冷场。

有时想想,怎么这个人这么厉害,可以想到安排这样的一个杀人阴谋,而且把人性的阴暗面拿捏得这么细腻,就凭她的想象力,可以把一个看来很活生生的案件呈献出来,而且容易让读者“消化”,不用咀嚼难消化的字眼。

看过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,就会知道,只要够细腻、够专心、够大胆假设,很多错综复杂,千丝万缕的线索是可以一条一条解开来,当你知道真相时,就会明白那是多么难解开的一个迷啊!

就如白罗在很多著作中会提到:发挥你的灰色细胞,你会发现或找到,或想到那些还没有浮上来的东西!

真相,就只有一个,若Agatha Christie还在,她会否借用白罗帮我们找出那些我们还在雾里看花的案件真相?

Saturday, August 7, 2010

一封信

一封信......

XXX :

你最近过得好吗?大家都忙吧,忙到让我们麻木的感觉到,彼此的感情已经陷入胶着状态,像滩沉溺不动的死水,没有想去拨动它的欲望;而水里的一切,好像都沉淀了下来。

这种感觉来时,我也变得懒懒的,懒得处理它,就当它是周期性的过渡期,周而复始的循环,要拨动也有心无力。

其实,我想我也懂了你的心情,一切一切就让它这么自然形成,而这也是我的心情;所以,话题减少了、关心也薄弱了、感动不再有、情绪麻木了,再多做什么都是多余的。

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?为何会有这样的状况?说真的,其实我也搞不懂,但理智的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回答这些问题,就像人生的一些决定,有时候,人会突然灵机一现,认为timing到了,所以做了某些决定,或做了某些事情;我们当下的情况,或许就是这样的timing到来。

xxx,你要过得好好的,你知道人生是为自己而活,纵使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人生该怎么活着,但只要有一口气在,应该就会看到前方。

我想,不管怎样,我都是要快乐的,正如我也希望你快乐一样。不论这滩死水会到什么时候才再会流动,我想,沉淀的都沉淀了,不会再浮上来,无需缅怀......


(在不是完全宁静的夜晚,幻想着某甲写给某乙的一封信......)

Sunday, August 1, 2010

感情

朋友必须到国外住上一段日子,出发前决定卖掉陪他行走了千万里路的车子。

朋友说,把车子移交给车商时,难过得哭了,因为不舍,因为对那车子已有感情。

飞刀相信朋友的话,因为朋友的眼泪,因为朋友是个重情意的人,对没有生命的车子动情,不稀奇;更何况,在这个都市生活的我们,和车子相处的时间,往往比家人多。

飞刀也常面对类似的情况,只是印象中还不曾因此而哭泣,有时是被“习惯”和“感情”混淆了。

所谓“日久生情”;要产生感情的对象并不一定有生命的人或动物,常在身边的某样东西永久了,也会衍生一种虚幻的感情,这种感情不会思念,不会一直想着要为它好,不会自我牺牲,抽丝剖茧的分析,或许是因为一种习惯。

常用而没有生命的物体最忠实,它们不会背叛我们,顶多是偶尔“闹闹变扭”(譬如车坏、电脑无故出故障、手提电话突然失灵、常坐的椅子损了、常戴的戒指或趾环无故失踪了),遇到这种情况,有时我们会发脾气,会敲打坏了的车子或怒骂出故障的电脑,最后是越骂越糟糕。

曾听人说,不要骂车子或电脑,要像它们有生命似的疼惜它,甚至好好跟它说话,反之它就常跟你闹脾气(这是一名读电脑科系朋友的忠告,后来飞刀接触到“零极限”也有类似言论,要把所有东西当作有生命的物体看待。)

对任何东西投下感情,就注定要面对难过、伤心或不舍的一刻;因为东西使用寿命会终结,有生命的人或宠物也一样,我们会离开,他们也会离开,但拥有的过程所带来的满足和意义,应该更胜于离别的一刻。

我们是人,会难过是正常的,会有感情也是合理的,即使是对着一辆车子,也照样会哭泣。

我对朋友说,搞不好,那车子也是在哭泣,只是我们不懂它的世界,不知道它哭泣的方式,朋友笑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