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November 15, 2008

你是我的朋友,也会是我的敌人

相信,每一位从政者都相信这句话:没有永远的敌人,没有永远的朋友!

很多历史实例(不太远的历史)告诉从政者,这句话是一种定律。

所以,当巫统妇女组老二莎丽扎经过“再再三三”的思考及及盘算后,终于决定跟大姐拉菲达上演一场对垒战,并不是令人太惊讶的发展。

在一场政治选举,某人物决定竞选,原因不外是:是时候了,时机到了!

至于导致这个理由因缘而合的因素,有很多,包括:自己想打、别人叫自己打、有同伴陪同、等太久、原任者势力不如前、想出名、想提高知名度。

当然,对于像莎丽扎这一号人物,给的理由不外是:基层叫我打。

当基层出声,身为领袖者要正视,因为领袖的地位是靠基层的支持。

下面的人最重要,所以要正面向多年高高在上的大姐抗衡,也在所不惜。

拉菲达坚持要执行明年6月的退位计划,即使巫统已经把党选展延3个月,她也无动于衷;即使只能当3个月的主席,她照样无动于衷;有人喊话叫她正视基层的声音,不要寻求什么蝉联了,她还是无动于衷。

报章常这么分析,挑战者有筹码,被挑战者老树盘根,所以大家都竞选得合情合理。

国内的政治现实显示,昔日的连城马,今日可以在战场上分胜负;昔日大家连城一线,今天可以斗智斗法。

会有如此转变,最好的理由是:基层的意愿!

我等一介小民,一直看着这些定律重复,就当看戏吧,娱乐性高一点。

Thursday, November 13, 2008

配角产品,主角价格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飞刀喜欢吃面包。

其实小时候,不常吃面包;记得小学时期,上学前会有丰富的早晨,但不会是面包。

勤劳的母亲早早起身,为我们一伙兄弟姐妹准备汤面、炒饭、蒸热饭、炒面之类的早餐,很少把面包当早餐。

中学时期,早餐形式起了变化,餐桌上的早餐变成了美味的糕点,偶尔有面包,但是,当时飞刀对面包没有好感,觉得像吃一团面粉。

长大以后,口味跟着改变,飞刀居然开始对面包情有独钟,看着那松软的面粉制成品,有者味道浓郁、有者味道香甜,闻一闻,散发着幸福的味道。

有时候,一天三餐中有两餐是吃面包,配上一杯咖啡,已经很满足;熟悉飞刀的朋友都知道面包是飞刀的最爱之一,一些朋友很难理解飞刀的这种爱好,只是吃面包度日,不是寒酸,但是他们觉得会饿死。

近几年,面包身价提高,在一些装换亮丽、灯光光亮、装饰有格调的面包店,一包切片面包的售价是4块多,一些更突破5块钱。

某朋友某日和飞刀一起逛面包店,友人摇头叹息,问怎么当初只是卖一块钱的切片面包,现在一包售价数令吉。

友人纳闷,面包怎么可以比一碟饭还贵?

确实,现在吃面包,已经不是寒酸的行为,甚至是有钱的表现。

当然,还是可以在便利店或油站买到价格较大众化的面包,但是啊,售价也一直在提高。

市场上很多食物很奇怪,明明不是“主餐”食品,售价可不是“配角”的地位,面面包就是其中一个例子,飞刀常想,真的需要那么贵吗?

最近因为工作关系,飞刀常到首都市中心一家“高级”广场的饮食中心用餐,那里有个面包档口,一粒有馅料面包的售价是两块钱以上,说实在的,那并不便宜,但每每经过,都是大排长龙。

飞刀试过这家店的面包,味道一般,不明白为何总是这么多白领丽人排长龙购买;群众效应发酵吧!

Sunday, November 9, 2008

你确定吗?


那天,去灵市一家霸级市场购物,一名女子前来问路。

她问:“请问这里有XXX书局吗?”

飞刀是这家霸级市场的常客,知道整座建筑物内没有她要找的书局。

于是答:“没有。”

那女子再问:“你确定吗?”

飞刀再答:“确定!”

“真的没有吗,确定吗?”女子不死心。

“没有!”飞刀有点不爽了。

女子上下打量了飞刀一会,再问:“你是这里的……常客,还是…..?”

飞刀不等她说完,就回应她:“我的答复是没有!”心里已经开始怒骂,是在怀疑我吗?

天啊,那女子还不死心,再追问了一句:“你确定吗?”

飞刀绝对不可理喻,直接说:“或者,你自己走一圈吧!”


说毕,即刻走开;走了几步,回头看了那女子一眼,天啊,她还站在原地,一脸茫然的样子,看来是不死心,可能还要找多一个人来问。

难不成她想多问几次,那个XXX书局就会冒出来?

飞刀并非想“踩”她,而是心里觉得她实在可笑。

无论如何,飞刀为她想了几个理由,其一:一个她信任的人告诉她这里有XXX书局;

其二:她曾见过那商场内有XXX 书局(飞刀敢拍胸口说,如果她曾看过,肯定是眼花了!)

其三:她曾梦见那商场内有XXX书局

其四:她自己搞错商场

其五:她在演戏,试探人们的耐性

无可如何,飞刀想告诉朋友们,这确实是令人很不的疑问。

一直问“你确定吗?”,语气透露怀疑着怀疑你的答复,既然不相信,就不要问嘛!

疑人不“问”,问人不“疑”呵!

Friday, November 7, 2008

专业政治化

回忆11年的采访时光,记得常写到一句话:“不要把xxx事件政治化!”

大部分时候,这句话出自国内从政者口中。

飞刀曾经纳闷,何谓政治化?飞刀懂得台湾歌手郑智化,但写在新闻中的“政治化”就需要揣摩一翻。

简单角度而言,应该就是不要用政治角度、心态去考量、诠释或辩解一件事;或者可以说,不要用搞政治、搞宣传的手法去评论一件事。

从政者说“不要把课题政治化”,是不是说要大家平心静气、理性、智慧、以全民利益为依归的思维去看待、评论一件事?

很多三、四线从政者喜欢搞宣传,收到一宗投诉或洞悉一个秘密,就开个新闻发布会爆料,虽然飞刀曾经冷眼看待,也嗤之以鼻,但也晓得这是从政者的其中一个求生之道,在某个阶段,从政者要像娱乐界艺人般,让媒体为他们保温。

这是政治化的生存之道。

在政党内,一场选举、一项委任、一项决策、一项计划,都有政治味道;那么由政党核心人物组成的政府,不管是州级或中央,所作的每一项决定有政治意味,乃合情合理,因为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党稳固,继续受到人民的拥戴,继续可以在五年一度的大选得到多数委托,继续执政。

奈何,国内的政治世界已经乖离政治立场分歧的轨道;飞刀看到,华文路牌课题碰到斥责评论围攻、人民之间存在寄居论的疑惑、可惠及全民的政策建议却被形容为剥夺及侵蚀。

政治化的阴霾,越见浓郁,咱们的从政者,咱们的喉舌,吁请大家有出息点,不知所谓的吵吵闹闹、喊话、叫嚣,还真是让人烦躁!

要政治化的生存,也要专业一点!

Monday, November 3, 2008

成功者与专业失败者

很多人需要被激励,包括飞刀,因为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进入负面状态。

很多人很成功,很多人想成功,包括飞刀;但也有更多人不成功,包括飞刀,曾经经历很多失败。

飞刀最近去听了一个被称为世界级的讲师主持的一堂课,扣除了午餐休息及小休时间,这个课程讲足6个小时,讲师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说,说出一个又一个的理念及构思。

飞刀还真佩服他,他没有停顿过,最多是等那位即席翻译师(英文翻译中文)翻译他说出的句子。

这个讲师是Brian Tracy。

或许,会有人说:“他讲惯了嘛,当然很流利!”是的,他讲惯了,一上台就好像背书般,把整本书的内容都讲了出来,对他来说,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。

那么,这就是印证了他在台上说的一句话:“熟能生巧”!常做一个动作,日子久了自然能很熟练的重复这个动作;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也能把成功变成熟悉,那出成功就会变成一种习惯。

成功,是“当成目标”的形容词,我们可以设定很多目标,如在健康、财务、学业、事业、家庭、嗜好、手工等等方面设定目标,当目标达到了,就是成功。

很多人想成功,但是想而已,一早就认为自己做不到,所以连尝试都不要,这种不叫失败,这种叫没胆量,也是专业的失败者!

听了6个小时,飞刀从Brian Tracy学到了很多,但是有一点让自己最震撼,就是:情绪引导自身的行为反应;思维引导自身的未来发展。

成功的人,与常失败及没有胆量的人的最大分别是:情绪及思维。

曾有朋友向飞刀建议:“哎,你现在没有男朋友,但你只要心里想着‘我要交男朋友’‘我要交男朋友’,就会自然发出这样的讯息,这样你就会很快的交到男朋友!”

此话令飞刀莞尔!但是,确实有其道理,情绪及思维确实能够赋予我们很大的力量,港剧“搜神传”女主角钟嘉欣的口头禅:笑口常开,好彩自然来!就是这个道理!